射阳县,是江苏省盐城市下辖县。位于江苏盐阜平原东部,北纬33°46′,东经120°15′;东临黄海、西接建湖、阜宁县、南邻亭湖区、大丰区,北部偏东隔苏北灌溉总渠、偏西隔射阳河与滨海县相望。
截止2011年底,射阳县辖13个镇、1个经济开发区(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);拥有海岸线平方公里,其中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.56%;总人口96.67万人(2012年末),GDP355亿元(2013年)。
射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国家级园林县城;“射阳大米”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,驰誉上海、苏南等地。
盐地,隶属于两淮盐运使淮安分司,清乾隆元年(1736年)改隶泰州分司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以前,今射阳河北,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,属山阳县;今射阳河以南,西潮河以北地区属盐城县。雍正九年(1731年),阜宁建县后,潮通港以北地区,归阜宁县所辖;潮通港以南地区,归盐城县所辖,但均属淮安府统管。
民国五年(1916年)至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北洋政府副总统、代总统冯国璋和清末状元张謇等人,先后在境内创立29个农、盐垦公司,隶属国民政府农商部,行政上先隶属于淮扬道,后隶属于江苏省政府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,属江苏省行政督察区第七区专员公署;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隶属于江苏省第六行政区。
1942年4月,射阳县建立后,相继隶属于盐阜区行政公署、盐阜分区专员公署,苏皖边区第五和第十一分区;1949年3月,隶属于苏中盐城地区专员公署,江苏省盐城专员公署;1950年8月以后,先后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、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盐城专员公署、江苏省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,盐城地区行政公署;1983年3月,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,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。
1946年10月,射阳县将原有21个区撤并为辛庄、喻口、沟墩、陈坎、海河、新坍、陈洋、合德、通洋、四明、吴滩11个区。
1947年2月,冈河以西的喻口、沟墩两个区划归建阳县。1949年3月,盐阜海委并入射阳县委,海委所辖的渔民、渔灶、兴灶、南坎、双洋、竹节等6个乡同时并给射阳县海滨辖地。
1949年11月14日,盐东县并入射阳县,此时,全县共辖17个区,187个乡,846个村。
1989年,千秋、通洋、黄沙港、新洋港、盘湾、兴桥撤乡建镇。中路港和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改为中路港乡和射阳港乡。
1992年6月,射阳经济开发区在县城东侧启动建设。行政区划由原属合德镇的射东、合东和原属大兴乡的中联3个行政村组成。
2000年1月25日,新洋撤乡建镇。原新洋乡人民政府更名为盐东镇人民政府。
2000年5月15日,部分乡镇区划调整,即大兴乡合并到合德镇,新洋港镇、洋河乡、射阳港乡、中路港乡合并到黄沙港镇。
2001年4月20日,县委、县政府决定对各乡镇的村组进行大范围的合并调整。调整后,全县有178个村,69个居委会,占全县原村(居)委会总数的45.5%。
2001年6月13日,撤六垛乡合并到临海镇、撤鲍墩乡合并到千秋镇、撤合兴乡合并到合德镇,区划调整后全县共有19个乡镇。
2002年,射阳经济开发区建设西区。原属合德镇的双龙、凤兴两个居委会划入开发区。
2011年1月26日,合并合德镇、陈洋镇、耦耕镇,成立新合德镇;合并海河镇、阜余镇,成立新海河镇;合并四明镇、通洋镇,成立新四明镇。
2011年4月,将射阳县黄沙港镇新洋居委会、兴农村和黄沙港镇金滩公司划归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管辖,将射阳县射阳林场、中路港养殖场划归亭湖区管辖。
截止2011年底,射阳县辖合德镇、临海镇、千秋镇、四明镇、海河镇、海通镇、兴桥镇、新坍镇、长荡镇、盘湾镇、特庸镇、洋马镇、黄沙港镇等13个镇、1个经济开发区(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),共150个村民委员会、91个居民委员会,下设1557个村(居)民小组。[2]
射阳县位于江苏盐阜平原东部,地理坐标是:北纬33°46′,东经120°15′;东临黄海、西接建湖、阜宁县、南邻亭湖区、大丰区,北部偏东隔苏北灌溉总渠、偏西隔射阳河与滨海县相望。射阳县位置介于北纬33°23′~34°39′,东经119°55′~120°34′,总面积2776平方公里(包括省属农、盐场用地402平方公里,不包括海域),其中陆地面积2111.90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75.56%,海岸线]
射阳县属于里下河沿海垦区,地势平坦,射阳河穿越东西全境。在射阳河以南的地区为江苏中部海积平原,在射阳河以北地区属废黄河三角洲平原。以废黄河口基面为基点,地面高程在0.8米至2.2米之间,属于低平原区。全县境内地势略呈东高西低,南北高、中间低的状态。西潮河地区和利民河地区1.5米至2.3米,局部2.3米以上;运棉河地区1.2米至2米;射阳河以北地区1.5米至2.0米;海河地区1至1.5米;射阳河、新洋港沿岸低洼为0.8米至1.4米。县域陆地高程差在1.4米左右。从微地形看,由于在陆地形成过程中受河流及海潮作用的差异,形成局部小起伏。
县域内无基岩出露,据物探资料分析,该区为第三、第四纪地层之下。而全新世冲积层厚度为30米左右,南部较北部稍厚一点。第三、第四纪地层由粘土、粗细砂、粉土(含有砾土)组成,具有层理性,结构较为松散,空隙度较大、富含水,局部地层含有云母、石英砂、氧化铁物质。
第Ⅱ承压含水岩组:由3至6层砂层组成,单层厚度均不超过10米,含水层总厚度10至50米,其中千秋——临海农场以北,通洋——合兴——洋马以东的大部分地区,单井涌水量500立方米/日至1000立方米/日;水矿化度介于0.5至1.5克/升,为淡水和微咸水;水型由HCO3-Na型、HCO3.CL-Na型和CL.HCO3-Na组成。
射阳县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,其中二月平均温度高于30年气候极值;总降水量正常偏少,梅雨期雨量少于常年,全年总雨日少于常年;日照总时数与常年比较正常偏多;夏季出现非常明显灾情,总体年景较好。 射阳2009年平均气温14.9度,较历年平均值14.0偏高0.9度;2月、5月、6月、10月分别比常年偏高3.4度、1.4度、2.2度、2.3度,其他各月接近常年;其中2月平均气温5.9度,异常偏高,高于30年气候极值。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6.1℃,出现在6月25日;极端最冷气温-10.9℃,出现在1月24日;全年出现35℃以上高温4天,分别是6月25日、7月17日、7月20日、8月19日。
射阳县境内河流纵横,共有大小沟河2800余条,骨干河道多为东西向,里下河腹部地区排水走廊三大港(射阳河、黄沙河、新洋港)横穿县境。主要骨干河道中,市管的除三大港以外还有西潮河、小洋河、海河、廖家沟等河道;县管的有六子河、潭洋河、利民河、运棉河、新民河、运粮河、八丈河、串通河、通洋港、战备河、夸套河、新洋干河。
射阳县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,东临黄海,射阳河、苏北灌溉总渠贯穿境内,海、淡水资源十分丰富。全县有水域面积164万多亩,不仅有利交通,而且适宜淡水鱼、虾、蟹、蚌的养殖。沿海除传统的晒盐和捕捞外,近十多年来海水养殖发展非常迅速。水资源大多数来源于降雨径流、过境外水、地下水和回归水。需水方面的重点是农业、工业、生活用水以及冲淤保港和环保用水等。2011年射阳县地表水资源量为6.176亿立方米,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.539亿立方米,重复计算量为0.037亿立方米,水资源量为8.678亿立方米。2011年射阳县农田灌溉用水量为5.535亿立方米,林牧渔畜用水量为0.745亿立方米,工业用水量为0.69亿立方米,城镇公共用水为0.199亿立方米,生活用水量为0.403亿立方米,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.017亿立方米,总用水量为7.59亿立方米,其中深层地下水量为0.091亿立方米。
射阳县海岸线公里,是江苏省五个拥有滩涂县份的面积最大县,其中潮上带面积83万亩,潮间带面积26.7万亩。县属滩涂面积73万亩,潮上带面积53万亩,潮间带面积20万亩,开发的潜力巨大,可以有效保障重点项目成片用地需求。地形特别,后备资源丰富。射阳沿海滩涂属淤泥质型海岸,地势平坦,自然属性优越。全县每年成陆宽约50米~100米,净增滩涂面积约3000亩。潮上带滩涂经过围垦继而复垦为农田,为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创造了基础条件。
2012年末,射阳县有25个少数民族,计992人。少数民族人口构成:苗族192人,白族12人,布朗族5人,回族131人,达斡尔族11人,黎族3人,壮族124人,满族19人,藏族3人,土家族212人,彝族32人,瑶族8人,侗族94人,哈尼族44人,蒙古族14人,傈僳族5人,傣族16人,水族13人,朝鲜族1人,拉祜族6人,布依族4人,仫佬族2人,佤族8人,未确认民族12人(穿青族10人,奕族2人)。
2013年,射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,增长12%;固定资产投资193.3亿元,增长19.8%;实现财政总收入68.8亿元,增长9.2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.5亿元,增长8.2%;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.55亿美元,下降3.1%;出口总额1.8亿美元,下降0.8%,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0元,增长10%;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0元,增长11.5%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通过省考核验收。
2013年,射阳县粮食总产量超过26亿斤,实现“十连增”,再度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。新增高效农业18.5万亩、高效渔业3万亩,建成千亩设施示范园13个。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114万头和2124万羽,新建百万元纯效益规模养殖场10个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.21万亩,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9家,市级以上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增至47家,农村“联耕联种”试点推行8.4万亩。洋马菊花被评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。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射阳分店被表彰为省级优秀分店。完成成片造林2.16万亩,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1.5万亩,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125公里。新建农村公路74公里,新建、改建桥梁130余座。
径工业开票销售197.9亿元,增长11.4%;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179.3亿元,增长13.6%;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收4.29亿元,下降28.1%。开票销售超5亿元企业3家,超10亿元企业2家。新增规上工业公司34家,增长11.4%。实施技改扩能项目135个,总投资19亿元。双灯等3家企业获批省“两化融合”试点企业。“鲜怡”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;“三元”牌树脂、“妙语”牌蜂蜜2个产品新增为省名牌产品,双灯牌卫生纸、振阳牌毛毯等6个产品再度获评省名牌产品。
2013年,射阳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9.5亿元,增长12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.5亿元,增长12.3%。完成服务业税收17亿元,占全县税收收入的65.3%。实现税收超1000万元企业33家,500万元-1000万元企业41家,同比分别净增13家和12家。商品房销售达99.3万平方米,增长90%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1家,增长72.1%。西南专业市场集聚区成功升级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黄沙港渔业服务集聚区三大功能区的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%。
2013年,射阳县为公司可以提供贷款担保15.2亿元,过桥资金15.6亿元;拨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4.4亿元,比年初增加38.8亿元;各项贷款余额171.2亿元,比年初增加17.35亿元。
2012年,射阳县全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8项,同比增加26项,获批84项。13家大中型企业都已建成国家、省、市级研发中心。全年共新获批国家高新企业3家、省民营科技公司38家、市高新企业12家;截止2012年末,射阳县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、省民营科技公司121家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,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154件,其中发明83件;得到授权196件,其中发明11件。
截止2012年末,射阳县拥有乡镇文化站19个,文物保护单位5个,公共图书馆3个,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53万册。射阳县投资2亿元的县城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,盘湾等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工建设;新建农家书库4家、农家书店24家,全县累计更新图书23100册;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公司,建立了1000万元的县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,明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被列为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;组建了广电网络公司,广播电视“户户通”工程门樘入户率达95%,《湿地恋歌》等2件文艺作品喜获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金奖。
截止2012年末,射阳县拥有普通中学34所,在校生3.5万人;职业中学3所,在校生0.47万人;小学34所,在校生4.54万人;特殊学校1所;幼儿园30所,在园幼儿数2.57万人。有专职教师6656人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、升学率均为100%;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%,升学率99.2%;全年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1335.23万元,受助学生达2.3万人次。
2013年,射阳县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江苏省率先推行,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综合补偿比例提高到90%,新农合最高补偿提高到了18万元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和295元,社会孤儿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,城乡医疗、重残人员补助标准实现同步增长。新增城镇就业10544人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41人,新增劳动力转移8893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22%。城镇企业五项保险新增扩面3.4万人,社保基金征缴9.44亿元。新农保经办服务“四个不出村”工作经验在江苏省推广;发放社会保障卡50万张,列盐城市第一。
在古时,媒人又被称为“月老”、“红娘”。说媒,确实需要一种技巧。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,力求“门当户对”,而且要能基本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情况,又要尽可能扬长避短,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,从而使双方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。就是说,要生就一张“媒婆嘴”。做媒人要勤于跑腿,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,要经常来往于男女两家,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,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。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。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,称之为“圆媒”或“发媒”。谢媒钱的多少,视主家经济情况自行决定,但无论多少,均需用红纸封好,称为“红包”。
冬至,也叫冬节、过冬,起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《清嘉录》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。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上天赐予的福气,汉朝在冬至这天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例行放假。
在盐阜地区一般称冬至叫过冬,并有大冬与小冬之分,小冬为冬至的前一天,人们习惯于吃赤豆和红瓜煮的豆糜子。在冬至这天,人们还要做饼、蒸糕,大户人家还杀猪宰羊,带出嫁的女儿回家吃饭。民间广泛流传“大冬大喜年,”“过冬吃饼,过寒不冷;过冬吃糕,过寒不焦”的说法。
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。馄饨、饺子、汤圆、赤豆粥、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冬节食品。“冬至亚岁宴”如吃冬至肉、供冬至团、馄饨拜冬等。冬至吃馄饨,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,后在冬至也盛行开来,民间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之说。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团”。北方,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,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,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功效,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。在山东还有“冬至不把水饺端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说法,所以,冬至这天,各家各户非吃水饺不可。
洋马镇是久负盛名的“中国药材之乡”。洋马药材基地于1997年创建,占地近6万亩,种植300多个药材品种。单菊花一季收获就达1.5万吨。洋马菊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[12]
江苏省射阳县是中国大蒜的主产区之一,常年种植面积13000公顷,年产蒜苔、蒜头各12万吨左右。射阳蒜苔1996年注册为“青龙”牌蒜苔,1997年被评定为“中国蒜苔之乡”,1999年“青龙”牌蒜苔被“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”评为高品质的产品,“青龙”牌蒜苔的主要特征是:粗细知中、色泽碧绿、入口无渣、无病斑、耐贮藏。产品远销日本、韩国及国内近二十个省、市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。
国家AAA级旅游区,占地99亩,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,寺院既有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,也有江淮建筑古朴典雅的特色,堪称“黄海福地”。始建于宋孝宗年间,明清期间相继修复,民国十八年有江易园、仇益庵二位居士恭请净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住持寺院。寺院历史底蕴深厚,有史可溯至宋初,距今约850余年的历史。但文革期间所有佛像被毁,部分房屋1995年因县城改建而被全部拆除。
东郊生态农庄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城东郊,原江苏沿海防风林试验站内。总面积121亩,其中:水面10余亩。农庄里植物品种丰富,观赏树种达100余种,四季长青。农庄由江苏射阳东郊生态特禽养殖基地负责投资管理,以注重生态,崇尚自然为主要特色,是一个集休闲、观光、绿色特禽餐饮和有机农业产品基地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胜地。
又称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”。1983年建立,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,成为中国第九个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”,1999年被纳入“东亚——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”。盐城丹顶鹤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海岸湿地保护区,海岸线万公顷,其中核心区位于斗龙港与新洋港两出海河之间,面积为1.74万公顷,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ECO。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、白头鹤、白鹤等12种,二类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67种。每年来区越冬的丹顶鹤达到千余只,占世界野生种群50%以上。每年春秋有近300万只岸鸟迁飞经过盐城,有5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。保护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,开发了海洋世界、水禽湖、千顷湖和万亩芦苇湿地景点,驯养了河麂、麋鹿、孔雀、天鹅、丹顶鹤等多类动物。
十里菊香景区“十里菊香”景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,位于名闻遐迩的“中国药材之乡”射阳县洋马镇境内。洋马镇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,全镇药材种植培养面积已达10万亩,其中菊花种植培养面积4万亩,为全国之最,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。每年的11月份是菊花盛开的季节,绵延数十里的菊花竞相开放,黄白相间,景色蔚为壮观。每年此时,洋马都会举办“菊花节。[17]
射阳县著名人物有韩方、张謇、刘天恨、陈为倚、顾锡九、马玉仁、陈发鸿、徐秀娟等。[18]
10·20江苏盐城地震:2016年10月20日江苏盐城射阳发生4.4级地震,已发生余震5次,最大0.9级、最小0.1级。江苏已启动Ⅲ级地震应急响应。